近日,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六年,留下万言’控诉信’一事上了热搜。
四川某市高考理科状元,北大生物系毕业,正在美国读研究生的王猛(化名)已经连续12年没有回家度过春节。他对记者称,自己在少年时代受到的来自父母的伤害一直难以愈合,长期压抑之下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今年34岁的王猛苦于找不到自我调和之路,计划入读心理学系博士以自救,’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
在王猛的长信中,记述了从小到大的诸多’微末琐事’,包括:
学校举办活动要求穿短裤,家长逼迫他只能穿长裤。从小到大在穿衣上没有选择权。
对孩子遭到不公平待遇不以为然,毫无反应,甚至奚落讽刺。
无视儿子的尊严,以在亲朋面前数落孩子的糗事为乐。
在外宣扬孩子有多优秀,愁眉苦脸的诉说作为父母有多不容易。
当孩子遇到挑衅时非但不保护孩子,反而指责孩子情商低,’要学会与有问题的人交往’。
2012年,王猛在发出一封决裂信后,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昨天小编跟朋友讨论这件事时,对方不赞同的说:一个34岁的人还用拉黑父母的方式控诉和自救,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家庭教育上,不管怎么说都太幼稚、脆弱了。
我说:张爱玲记恨了母亲一辈子,晚年还在小说中残酷记叙自己药物堕胎,因为怕生下孩子后会对他不好,’报她母亲的仇’。这又怎么解释?
少年时代受到的创伤是致命的,有人浑身血污的冲了出去,有人一辈子受困其中。
▲张爱玲终身未育和母亲有很大关系,左为张爱玲,右为其母黄逸梵
谈到拉黑父母。王猛说:’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但凡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就不至于此。’这让我想起心理学家武志红先生的一篇文章《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幼时总处于匮乏回应状态下的人,早已弃绝了对回应的渴望,从而形成一个孤独脆弱的自我。他们很难建立共情关系,并且恐惧亲密交流,往往成为如孤魂野鬼般的存在。
武志红先生说,对于在无回应之绝境下长大的人,进行认知治疗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个人能够共情别人,都是因先得到了足够多且好的回应。
记者称,采访的全过程,王猛的目光很少离开电脑,他不适应直面交谈,说话需要思索很久,语句也十分简短。尽管在美国做心理治疗时,咨询师说他几乎有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但王猛的父母依旧不以为然,后来虽不情不愿的承认自己不过是犯了全中国父母都会犯的错,一有机会就把责任推回给儿子。
▲想必这样坐下来好好聊聊天的时刻,在王猛的少年时代很少
’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六年’这条新闻在知乎和豆瓣上都得到迅猛的响应,大家纷纷直言自己对王猛的经历感同身受,像被人从胸口锤了几拳。
操控、炫耀、占有,以为你好的名义对孩子进行侮辱,这是50,60后这一代父母的通病。王猛至少还因为’ 状元’ 、’北大’、’留学’这些标签获得了同情和支持,其他那些有着同样遭遇却默默无闻的孩子们,在被他们的父母亲手剪断翅膀后,还要被戴上’失败’,’无能’的帽子。
50,60后是最糟糕的一代家长
冒着脱粉的风险,小编也要说,总体而言,50、60后是中国最糟糕的一代家长,自私自负不自知。他们成长于社会动荡的年代,不知何为公平与公正,也不相信公平与公正,体制令他们深谙各种人事关系,却缺乏基本的公德。以母爱勒索,以亲情绑架,以孝道胁迫,这代父母身体力行地传递着这些品质,他们孩子则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王猛的父母身上,我看到了太多的那个时代家长的烙印。相对于王猛积极向心理咨询师求助,计划入读心理学博士自救,他的父母至今还没有认识到曾经的做法给孩子造成了多大伤害,只承认在在处理孩子的求助时,存在一些’方式方法的问题。’
太多50、60后家长与80、90后子女之间有着严重的三观撕裂。对于这种情况,小编认为,社会和媒体应该允许孩子’不孝’,尊重孩子的’出走’。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的两代人没有必要以’亲情’的名义强行黏合在一起。
▲从小在体制下,看《儿女英雄传》长大的50,60后家长和在新红旗下成长的新一代孩子之间有着很难逾越的鸿沟
知乎上有一道提问:父母有哪些令人难以接受且常见的逻辑或思维模式?
在回答中,’讲得过你的时候和你讲道理,讲不过你的时候和你讲伦理’,得到了一万三千个赞同。大家对王猛的经历感同身受,纷纷写下自己的孤独和绝望。
这一代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选择的自由,前提是:你的选择必须和他的选择一致。
这一代家长总是觉得孩子不知感恩,殊不知他们给孩子提供的一切都是分内的,正当的。
这一代家长自己跪久了,觉得你站着才是有问题的,枪打出头鸟,罪在鸟不在枪。
这一代家长穷怕了,总爱制造一种享受有罪的自虐感。
▲这样的话你听过多少?
在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中,许许多多的案例让人无比熟悉。
有人说,自己小时候因为在黑板上做错题,被数学老师扇巴掌。多年后旧事重提,母亲突然冒出一句:你应该感谢那个班主任,如果不是她,你也不会努力学习!
有人说,初中时放学回家被小流氓骚扰,告诉家长后,反被指责:怎么不惹别人专门惹你!
有人说,不管日记藏在哪里母亲都能翻出来,并且故意在饭桌上公布其中的内容,让她知道自己已经看过了。
有人说,自己的父母以孩子有性别意识为耻,会得意的告诉邻居自家女儿还没有月经初潮,并且拒绝给已经发育的孩子添置胸罩。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在面对父母一代匪夷所思的行为时,年少的我们都曾愤怒过,也曾无能为力过。对于这些不曾发泄出来的委屈和愤怒,有些脸皮厚点心比较大的人,比如小编,能够自我消解掉一部分;有些内向、敏感的人,比如张爱玲,比如王猛,一生都将在纠结与对抗中辗转反侧。
我不管你过得好不好,
但我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对于有些人认为王猛的父母是直升机式家长,小编并不认同。
王猛在信中提到,父母强迫自己穿女孩的衣服;在学校要求穿短裤的日子非给自己穿长裤;初中时学生被打耳光、抱摔、掐和羞辱是常态。但是父母就是不同意他换学校。王猛指出父母指派的联系人有问题,却被要求学会’与任何人相处’。小时候不会剥鸡蛋的事被亲戚(这亲戚嘴真欠)当段子一直讲到上大学,父母的反应是,有什么大不了。
▲万字长信截图
貌似是自以为是的关爱,实际是不闻不问的漠视。 20几年来,父母从没有让孩子感到,即便你不听话,即便你不出色,即便你不按照预期长大,仍然值得被爱。这对父母其实根本就不在意孩子过的好不好,只有他们觉得好才是真的好。这哪里是爱,明明就是自私与无知。
小编一位闺蜜告诉我,小时候母亲以影响学习为由强行把她的头发剪成马家军式,并且轻蔑的说:’女孩长大了就知道打扮,所以成绩才不如男生’。
闺蜜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有一天看到同事在好市多为读初中的女儿购买教授化妆的书籍。那位妈妈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外形最为敏感,因此需要帮助她建立自信。’闺蜜说,那一刻自己多年的委屈奔涌而出,忍不住淌下泪来。
另一位男性朋友则告诉我,他父亲总是暗示他消费是罪恶的。每当他想买衣服鞋子,或是参加夏令营时,父亲便会变得怒气冲冲,’这衣服难看死了’,’广告都是骗人的,什么治痘的药膏都没用’,甚至在吃饭时,父亲也要一一报价,鱼多少钱一斤,肉多少钱一斤,让人食不下咽,觉得自己是可耻的,不配吃这顿饭。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父母们至今不认为自己给孩子造成过什么了不得的创伤。他们不相信,也不屑于相信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甚至会将自己做过的恶归结于你成功的动力。
王猛的母亲更是说道: ’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我甚至能想象到,虽然眼下王猛的父母急着找他,但只要小王回到家,不出三日,父母就会原形毕露:’我不懂教育?你还不是考上了北大’,’这么大人了一点不懂得孝顺父母’,’就知道记恨我们的错,白把你养这么大’,还有最具杀伤力的’还不都是为你好’。
是啊,都是为你好,你个白眼狼怎么就不领情,还得了什么创伤性应激障碍,吓唬谁啊?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王猛直着眼睛,说完话紧咬嘴唇,’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这种情况是无解的,年轻一代如王猛,会在学习与自省中积极需找自救之路,而他的父母则基本没有可能改变。这样的家庭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小编都见到过不少。
我认为价值观严重撕裂的两代人无法强行粘合,而作为受害者,你绝对有不和解的权利。任何打着敬老,孝顺,长幼的旗号认为’无不是的父母’的宣讲不仅反智力,而且反人性。
▲很多家长只是想孩子在自己的控制下,’听话’’乖’是他们心中好孩子标准
前些天看《无问西东》,米雪饰演的母亲对儿子王力宏的一番话令人动容,她说:
你要追求功名利禄,没有一样是你的祖上未经历过的。那只是人生的幻光,你明不明白?
我希望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自己喜欢的姑娘结婚生子,这不是要让你为我添子添孙,而是希望你能够体会人生的乐趣。
一位民国妈妈都懂得的爱、自由、尊重的道理,100年后的家长们却不明白,这着实是件可悲的事。
▲《无问西东》中沈光耀的母亲
批判完家长,小编还是想对王猛们说一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纵然很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逃脱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必须不断修正,不断学习。要知道,绝对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童年决定了我们人生早期的形态,成长却是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追求饱满的自我意志,尽自己所能给子女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勇于打破轮回恶果。
不管你的原生家庭有多么不堪回首,不要滞留在对父母的怨恨纠结中,向前跑,别回头!
近日,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六年,留下万言’控诉信’一事上了热搜。
四川某市高考理科状元,北大生物系毕业,正在美国读研究生的王猛(化名)已经连续12年没有回家度过春节。他对记者称,自己在少年时代受到的来自父母的伤害一直难以愈合,长期压抑之下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今年34岁的王猛苦于找不到自我调和之路,计划入读心理学系博士以自救,’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
在王猛的长信中,记述了从小到大的诸多’微末琐事’,包括:
学校举办活动要求穿短裤,家长逼迫他只能穿长裤。从小到大在穿衣上没有选择权。
对孩子遭到不公平待遇不以为然,毫无反应,甚至奚落讽刺。
无视儿子的尊严,以在亲朋面前数落孩子的糗事为乐。
在外宣扬孩子有多优秀,愁眉苦脸的诉说作为父母有多不容易。
当孩子遇到挑衅时非但不保护孩子,反而指责孩子情商低,’要学会与有问题的人交往’。
2012年,王猛在发出一封决裂信后,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昨天小编跟朋友讨论这件事时,对方不赞同的说:一个34岁的人还用拉黑父母的方式控诉和自救,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家庭教育上,不管怎么说都太幼稚、脆弱了。
我说:张爱玲记恨了母亲一辈子,晚年还在小说中残酷记叙自己药物堕胎,因为怕生下孩子后会对他不好,’报她母亲的仇’。这又怎么解释?
少年时代受到的创伤是致命的,有人浑身血污的冲了出去,有人一辈子受困其中。
▲张爱玲终身未育和母亲有很大关系,左为张爱玲,右为其母黄逸梵
谈到拉黑父母。王猛说:’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但凡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就不至于此。’这让我想起心理学家武志红先生的一篇文章《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幼时总处于匮乏回应状态下的人,早已弃绝了对回应的渴望,从而形成一个孤独脆弱的自我。他们很难建立共情关系,并且恐惧亲密交流,往往成为如孤魂野鬼般的存在。
武志红先生说,对于在无回应之绝境下长大的人,进行认知治疗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个人能够共情别人,都是因先得到了足够多且好的回应。
记者称,采访的全过程,王猛的目光很少离开电脑,他不适应直面交谈,说话需要思索很久,语句也十分简短。尽管在美国做心理治疗时,咨询师说他几乎有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但王猛的父母依旧不以为然,后来虽不情不愿的承认自己不过是犯了全中国父母都会犯的错,一有机会就把责任推回给儿子。
▲想必这样坐下来好好聊聊天的时刻,在王猛的少年时代很少
’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六年’这条新闻在知乎和豆瓣上都得到迅猛的响应,大家纷纷直言自己对王猛的经历感同身受,像被人从胸口锤了几拳。
操控、炫耀、占有,以为你好的名义对孩子进行侮辱,这是50,60后这一代父母的通病。王猛至少还因为’ 状元’ 、’北大’、’留学’这些标签获得了同情和支持,其他那些有着同样遭遇却默默无闻的孩子们,在被他们的父母亲手剪断翅膀后,还要被戴上’失败’,’无能’的帽子。
50,60后是最糟糕的一代家长
冒着脱粉的风险,小编也要说,总体而言,50、60后是中国最糟糕的一代家长,自私自负不自知。他们成长于社会动荡的年代,不知何为公平与公正,也不相信公平与公正,体制令他们深谙各种人事关系,却缺乏基本的公德。以母爱勒索,以亲情绑架,以孝道胁迫,这代父母身体力行地传递着这些品质,他们孩子则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王猛的父母身上,我看到了太多的那个时代家长的烙印。相对于王猛积极向心理咨询师求助,计划入读心理学博士自救,他的父母至今还没有认识到曾经的做法给孩子造成了多大伤害,只承认在在处理孩子的求助时,存在一些’方式方法的问题。’
太多50、60后家长与80、90后子女之间有着严重的三观撕裂。对于这种情况,小编认为,社会和媒体应该允许孩子’不孝’,尊重孩子的’出走’。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的两代人没有必要以’亲情’的名义强行黏合在一起。
▲从小在体制下,看《儿女英雄传》长大的50,60后家长和在新红旗下成长的新一代孩子之间有着很难逾越的鸿沟
知乎上有一道提问:父母有哪些令人难以接受且常见的逻辑或思维模式?
在回答中,’讲得过你的时候和你讲道理,讲不过你的时候和你讲伦理’,得到了一万三千个赞同。大家对王猛的经历感同身受,纷纷写下自己的孤独和绝望。
这一代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选择的自由,前提是:你的选择必须和他的选择一致。
这一代家长总是觉得孩子不知感恩,殊不知他们给孩子提供的一切都是分内的,正当的。
这一代家长自己跪久了,觉得你站着才是有问题的,枪打出头鸟,罪在鸟不在枪。
这一代家长穷怕了,总爱制造一种享受有罪的自虐感。
▲这样的话你听过多少?
在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中,许许多多的案例让人无比熟悉。
有人说,自己小时候因为在黑板上做错题,被数学老师扇巴掌。多年后旧事重提,母亲突然冒出一句:你应该感谢那个班主任,如果不是她,你也不会努力学习!
有人说,初中时放学回家被小流氓骚扰,告诉家长后,反被指责:怎么不惹别人专门惹你!
有人说,不管日记藏在哪里母亲都能翻出来,并且故意在饭桌上公布其中的内容,让她知道自己已经看过了。
有人说,自己的父母以孩子有性别意识为耻,会得意的告诉邻居自家女儿还没有月经初潮,并且拒绝给已经发育的孩子添置胸罩。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在面对父母一代匪夷所思的行为时,年少的我们都曾愤怒过,也曾无能为力过。对于这些不曾发泄出来的委屈和愤怒,有些脸皮厚点心比较大的人,比如小编,能够自我消解掉一部分;有些内向、敏感的人,比如张爱玲,比如王猛,一生都将在纠结与对抗中辗转反侧。
我不管你过得好不好,
但我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对于有些人认为王猛的父母是直升机式家长,小编并不认同。
王猛在信中提到,父母强迫自己穿女孩的衣服;在学校要求穿短裤的日子非给自己穿长裤;初中时学生被打耳光、抱摔、掐和羞辱是常态。但是父母就是不同意他换学校。王猛指出父母指派的联系人有问题,却被要求学会’与任何人相处’。小时候不会剥鸡蛋的事被亲戚(这亲戚嘴真欠)当段子一直讲到上大学,父母的反应是,有什么大不了。
▲万字长信截图
貌似是自以为是的关爱,实际是不闻不问的漠视。 20几年来,父母从没有让孩子感到,即便你不听话,即便你不出色,即便你不按照预期长大,仍然值得被爱。这对父母其实根本就不在意孩子过的好不好,只有他们觉得好才是真的好。这哪里是爱,明明就是自私与无知。
小编一位闺蜜告诉我,小时候母亲以影响学习为由强行把她的头发剪成马家军式,并且轻蔑的说:’女孩长大了就知道打扮,所以成绩才不如男生’。
闺蜜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有一天看到同事在好市多为读初中的女儿购买教授化妆的书籍。那位妈妈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外形最为敏感,因此需要帮助她建立自信。’闺蜜说,那一刻自己多年的委屈奔涌而出,忍不住淌下泪来。
另一位男性朋友则告诉我,他父亲总是暗示他消费是罪恶的。每当他想买衣服鞋子,或是参加夏令营时,父亲便会变得怒气冲冲,’这衣服难看死了’,’广告都是骗人的,什么治痘的药膏都没用’,甚至在吃饭时,父亲也要一一报价,鱼多少钱一斤,肉多少钱一斤,让人食不下咽,觉得自己是可耻的,不配吃这顿饭。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父母们至今不认为自己给孩子造成过什么了不得的创伤。他们不相信,也不屑于相信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甚至会将自己做过的恶归结于你成功的动力。
王猛的母亲更是说道: ’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我甚至能想象到,虽然眼下王猛的父母急着找他,但只要小王回到家,不出三日,父母就会原形毕露:’我不懂教育?你还不是考上了北大’,’这么大人了一点不懂得孝顺父母’,’就知道记恨我们的错,白把你养这么大’,还有最具杀伤力的’还不都是为你好’。
是啊,都是为你好,你个白眼狼怎么就不领情,还得了什么创伤性应激障碍,吓唬谁啊?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王猛直着眼睛,说完话紧咬嘴唇,’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这种情况是无解的,年轻一代如王猛,会在学习与自省中积极需找自救之路,而他的父母则基本没有可能改变。这样的家庭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小编都见到过不少。
我认为价值观严重撕裂的两代人无法强行粘合,而作为受害者,你绝对有不和解的权利。任何打着敬老,孝顺,长幼的旗号认为’无不是的父母’的宣讲不仅反智力,而且反人性。
▲很多家长只是想孩子在自己的控制下,’听话’’乖’是他们心中好孩子标准
前些天看《无问西东》,米雪饰演的母亲对儿子王力宏的一番话令人动容,她说:
你要追求功名利禄,没有一样是你的祖上未经历过的。那只是人生的幻光,你明不明白?
我希望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自己喜欢的姑娘结婚生子,这不是要让你为我添子添孙,而是希望你能够体会人生的乐趣。
一位民国妈妈都懂得的爱、自由、尊重的道理,100年后的家长们却不明白,这着实是件可悲的事。
▲《无问西东》中沈光耀的母亲
批判完家长,小编还是想对王猛们说一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纵然很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逃脱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必须不断修正,不断学习。要知道,绝对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童年决定了我们人生早期的形态,成长却是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追求饱满的自我意志,尽自己所能给子女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勇于打破轮回恶果。
不管你的原生家庭有多么不堪回首,不要滞留在对父母的怨恨纠结中,向前跑,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