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中美两国大学的差异,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大学不像中国大学那样好混到毕业证,那么留学究竟难在哪里?美国的高等教育究竟看重的又是什么呢?
据美国媒体估计,自2013以来,在美国的27万中国留学生中,有大约8000人被学校开除或退学。
这并不妨碍中国留学生数量不断攀升,数据统计2016年出国留学人数高达54.45万。比前一年的增幅达到36%。
一半的留学生在美国,8000人的淘汰率为何如此高?核心原因,是北美大学宽进严出,本身淘汰率就高。经分析,8000人中逾七成因学业跟不上,GPA过低。
相比之下,国内大学普遍是严进宽出,一度有University就是’由你玩四年’的说法。
国外留学的最大挑战在哪里?据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人文学系终身教授书玉撰文分析。她结合自己当年在加拿大UBC大学读博士、以及在澳洲、加拿大教书和访学的经验,认为:留学最大的挑战不是语言,而是认知模式的调整。
中国留学生被开除,原因是学业跟不上
2014年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在美中国留学生被开除,逾七成因学业跟不上。一般来说,美国大学assignment代写对本科生最低GPA要求为2.0,研究生为3.0,在被学校开除的中国学生中,65.9%的本科生和75.8%的研究生因GPA过低被开除。
作弊和抄袭,学术不诚实是中国学生被美国学校开除的另一原因。研究发现,在成绩优良的被开除中国学生中,近八成是因为学术不诚实而被学校开除。
澳洲国立大学计算机教授在课上用中文写’我无法容忍学生作弊’,做出该举动是因为该班级中国留学生人数多还是中国留学生存在舞弊行为,其真正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存在一个普遍误区,即太重视学校排名,以及优先考虑好找工作,为此很多学生不惜更换专业,牺牲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如此反而导致学业不顺利。
很多中国学生和家长认为出国留学,主要目的是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所以一定要选对专业,那种直接跟工作接轨的专业;而且越快完成学业越好,与专业学习无关的东西一概不要关心。这种实用主义短平快的思维在我所在的大学,看得非常清楚。
国际学生中最多的是读商科,然后是应用科学和传媒。文学院里,读经济的中国学生最多,以致近年来我们经济系学生注册人数年年提高。
不少中国学生,因为那些进不了商学院,就改读经济。但是在跟选我的课的一些经济系学生聊过后,我发现他们的学习动力、职业规划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状况并不让人满意。他们很多人自己缺乏自信和骄傲感,因为是进不了商学院的,退而求其次;而学经济又多是家人的要求,以为最利于实际找工作;也因此,对其他的学科知识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留学生的普遍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太狭窄而且短视。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曾撰文表示:很多年来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既然他们都不是因为自己真实的兴趣而为,那么多读金融博士、经济学博士的中国学生最后在职场上表现一般甚至较差,就不足为奇。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缺乏批判性思维、逻辑性差是中国学生普遍的软肋
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最大的挑战不是语言,而是认知模式的调整。留学就是这样一种需要调整认知模式的文化过渡或说文化交融时期。
中国的留学生,绝大多数都能通过英语水平考试, 但是他们很多人应付国外的学业有很大困难;在文科课上尤其沉默寡言,很少能拿到高分。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不好吗?其实这个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
平心而论,从一般交流的日常语言来说,中国80后90后的孩子因为国际化环境提高,国内各级学校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其实他们的日常语言和英语口语相比我们留学时好很多;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是在中国式的填鸭式和考试型英语学习的环境下学习的’速成英语’,他们的英语成绩跟实际应用中的英语水平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学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总结和理解能力、归纳和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而这些,坦率的说是我们的学生从国内教育出来的一个软肋。
中国文化鼓励’听话’和’顺从’
大多数留学生更缺乏也更难提高的是大学要求的学术阅读和写作,以及口头表达 (包括做演讲)的能力。要克服这样的语言/学术要求的困难, 光从语言下手不够。而是要把语言学习和大学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 很多甚至是要补上国外中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和批评分析能力,而这些往往是国内教育所缺乏的。
十九世纪美国受欧洲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影响建立的,仿效西方古典时期自由公民所要接受的基本教育。其特点就是给学生提供基本的智能训练, 打下广阔的知识基础。
在西方,很多高中毕业生或大学毕业生,并不急着进入大学或进入职场, 而是用一两年的’gap year’,中断学业,走入社会,或到处旅游,以此来了解世界,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就’take gap year’。
这看似浪费时间, 但实际上是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为未来人生的方向好好思索的时刻。
中国学生不妨把留学阶段看成一个大的’gap year’。不必急着选定专业—北美大学一般并不要求一下子定下专业学习。可以利用大学时间充分了解各个领域,同时花些时间学习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结交各地来的朋友,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世界好奇,对生活开放并且有热情的人。
谈起中美两国大学的差异,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大学不像中国大学那样好混到毕业证,那么留学究竟难在哪里?美国的高等教育究竟看重的又是什么呢?
据美国媒体估计,自2013以来,在美国的27万中国留学生中,有大约8000人被学校开除或退学。
这并不妨碍中国留学生数量不断攀升,数据统计2016年出国留学人数高达54.45万。比前一年的增幅达到36%。
一半的留学生在美国,8000人的淘汰率为何如此高?核心原因,是北美大学宽进严出,本身淘汰率就高。经分析,8000人中逾七成因学业跟不上,GPA过低。
相比之下,国内大学普遍是严进宽出,一度有University就是’由你玩四年’的说法。
国外留学的最大挑战在哪里?据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人文学系终身教授书玉撰文分析。她结合自己当年在加拿大UBC大学读博士、以及在澳洲、加拿大教书和访学的经验,认为:留学最大的挑战不是语言,而是认知模式的调整。
中国留学生被开除,原因是学业跟不上
2014年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在美中国留学生被开除,逾七成因学业跟不上。一般来说,美国大学assignment代写对本科生最低GPA要求为2.0,研究生为3.0,在被学校开除的中国学生中,65.9%的本科生和75.8%的研究生因GPA过低被开除。
作弊和抄袭,学术不诚实是中国学生被美国学校开除的另一原因。研究发现,在成绩优良的被开除中国学生中,近八成是因为学术不诚实而被学校开除。
澳洲国立大学计算机教授在课上用中文写’我无法容忍学生作弊’,做出该举动是因为该班级中国留学生人数多还是中国留学生存在舞弊行为,其真正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存在一个普遍误区,即太重视学校排名,以及优先考虑好找工作,为此很多学生不惜更换专业,牺牲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如此反而导致学业不顺利。
很多中国学生和家长认为出国留学,主要目的是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所以一定要选对专业,那种直接跟工作接轨的专业;而且越快完成学业越好,与专业学习无关的东西一概不要关心。这种实用主义短平快的思维在我所在的大学,看得非常清楚。
国际学生中最多的是读商科,然后是应用科学和传媒。文学院里,读经济的中国学生最多,以致近年来我们经济系学生注册人数年年提高。
不少中国学生,因为那些进不了商学院,就改读经济。但是在跟选我的课的一些经济系学生聊过后,我发现他们的学习动力、职业规划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状况并不让人满意。他们很多人自己缺乏自信和骄傲感,因为是进不了商学院的,退而求其次;而学经济又多是家人的要求,以为最利于实际找工作;也因此,对其他的学科知识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留学生的普遍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太狭窄而且短视。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曾撰文表示:很多年来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既然他们都不是因为自己真实的兴趣而为,那么多读金融博士、经济学博士的中国学生最后在职场上表现一般甚至较差,就不足为奇。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缺乏批判性思维、逻辑性差是中国学生普遍的软肋
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最大的挑战不是语言,而是认知模式的调整。留学就是这样一种需要调整认知模式的文化过渡或说文化交融时期。
中国的留学生,绝大多数都能通过英语水平考试, 但是他们很多人应付国外的学业有很大困难;在文科课上尤其沉默寡言,很少能拿到高分。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不好吗?其实这个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
平心而论,从一般交流的日常语言来说,中国80后90后的孩子因为国际化环境提高,国内各级学校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其实他们的日常语言和英语口语相比我们留学时好很多;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是在中国式的填鸭式和考试型英语学习的环境下学习的’速成英语’,他们的英语成绩跟实际应用中的英语水平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学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总结和理解能力、归纳和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而这些,坦率的说是我们的学生从国内教育出来的一个软肋。
中国文化鼓励’听话’和’顺从’
大多数留学生更缺乏也更难提高的是大学要求的学术阅读和写作,以及口头表达 (包括做演讲)的能力。要克服这样的语言/学术要求的困难, 光从语言下手不够。而是要把语言学习和大学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 很多甚至是要补上国外中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和批评分析能力,而这些往往是国内教育所缺乏的。
十九世纪美国受欧洲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影响建立的,仿效西方古典时期自由公民所要接受的基本教育。其特点就是给学生提供基本的智能训练, 打下广阔的知识基础。
在西方,很多高中毕业生或大学毕业生,并不急着进入大学或进入职场, 而是用一两年的’gap year’,中断学业,走入社会,或到处旅游,以此来了解世界,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就’take gap year’。
这看似浪费时间, 但实际上是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为未来人生的方向好好思索的时刻。
中国学生不妨把留学阶段看成一个大的’gap year’。不必急着选定专业—北美大学一般并不要求一下子定下专业学习。可以利用大学时间充分了解各个领域,同时花些时间学习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结交各地来的朋友,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世界好奇,对生活开放并且有热情的人。